兩大打車軟件“燒錢”升級 微信嘀嘀再投10億 快的:永遠比同行高出1元錢
  一個的哥手機上安裝了打車軟件 ■華商晨報 華商響網記者 張賀然 攝
  三輪“土豪式”燒錢後
  打車市場誰主沉浮
  第一季:手機日均支付差不多
  嘀嘀打車和騰訊總計為微信支付打車補貼4億元,1月10日嘀嘀打車應用接入微信支付,乘客(每日最多3單),司機(每日最多5單)每單獎勵10元。
  快的打車1月初在北京投1億元補貼乘客1億元。1月21日,支付寶錢包和快的打車聯合宣佈再投5億元,“請全國人民免費打車”。司機(每日最多5單)每單獎勵15元,乘客(每日最多2單)每單獎勵10元。
  嘀嘀宣佈:截至2月7日,通過微信支付打車的訂單總量已突破500萬,平均每天超過16萬單。另悉,嘀嘀打車全國日均訂單70萬,其中微信支付訂單超過48萬,接近訂單總數的70%。
  快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11日,日均訂單量已達128萬,單日最高訂單量突破162萬,其中使用支付寶錢包付車費的日訂單數最高突破60萬。
  第二季:嘀嘀補貼減半 用戶流失
  2月10日,由騰訊投資的“嘀嘀打車”結束了微信支付返現10元優惠的活動,啟動第二次營銷戰:下降補貼力度,每單乘客立減5元、司機立獎5元。部分用戶打車時改為首選快的打車。
  快的打車和支付寶方面表示,乘客每單獎勵10元的獎勵政策不變。
  第三季:嘀嘀重回10元 血拼升級
  嘀嘀打車啟動的第三輪補貼活動投入10億元。仔細看這次規則可以發現,不僅首次將補貼頻次與力度掛鉤,加大了對新用戶的獎勵力度;其次在三四線城市推廣上逐步試水。另一方面,從某種程度上,減小了靠規則套現的力度。
  快的打車這次話說得更“財大氣粗”,“快的打車獎勵金額永遠會比同行高出1元錢。乘客用快的APP打車並用支付寶付款,每單立減11元。”
  據騰訊科技
  本報訊(華商晨報 華商響網記者 張林林)也許是受到快的打車補貼政策的刺激,嘀嘀打車第二輪5元補貼活動實行了僅一周便宣告結束,取而代之的是土豪企鵝又砸了10億,對乘客回歸10元。
  阿裡巴巴投資的快的似乎殺紅了眼,昨日下午立即跟進,稱任憑同行怎麼補,快的永遠比同行多返1元。
  又砸錢了:
  嘀嘀每單補貼乘客回歸10元
  嘀嘀打車宣佈,從2月17日零點起,嘀嘀打車與微信支付開始開展第三輪營銷活動,對於乘客的補貼從之前的5元重新回到10元。嘀嘀方面稱,此次總投入將達到10億元。
  在此輪營銷活動中,乘客立減10元,每天3次,新乘客首單立減15元;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的司機用微信支付收車費,每單獎10元,每天10單,其他城市的司機每天前5單每單獎5元,後5單每單獎10元,所有城市的司機使用微信支付首單立獎50元。
  昨日記者用嘀嘀打車體驗,“昨晚夜班司機就告訴我說嘀嘀重返10元了。”出租車司機張師傅說,嘀嘀返現調至5元後,明顯被快的搶了不少生意,甚至有乘客用嘀嘀叫到了車,上車後又和司機商量取消訂單重新用快的下單。這次重返10元後,訂單量也隨之迅速增加。
  較上勁了:
  快的宣佈永遠比嘀嘀多返1元
  企鵝的高調觸動了競爭對手,昨日,背靠阿裡巴巴的快的立刻做出反應。支付寶和快的17日宣佈,從18日開始自動升級獎勵方案,總的原則是對乘客的補貼永遠比競爭對手高1元。其中,乘客用快的打車每單立減11元。而對於司機的補貼,則分為高峰期與平時不同的獎勵政策,高峰是獎勵翻番,每單獎勵10元,每日最多10筆。而此前獎勵曾一度下調為5元。
  如一個司機當天用快的收了8筆,非高峰期5筆,高峰期3筆,獎勵應為5元×5筆+3筆×10元=55元;如10單全是高峰期,獎勵就是100元。
  的哥樂了:
  沈陽的哥不少已月入萬元
  打車軟件砸錢比拼已經過去一個多月,根據此前政策,出租車司機每天用軟件接滿10單,嘀嘀打車5單補貼50元,快的打車5單75元,這樣一天補貼125元;算上部分乘客加價叫車,一個月補貼總金額可高達4000元。
  “打車軟件補貼以後,收入明顯增多了。”出租車司機王師傅說,以前他每個月收入在4000元左右,上個月多賺了3000多元,近一個月總收入7000多元。
  出租車張師傅是沈陽最早一批使用打車軟件的,最近一個月多賺了5000多元。
  “除了打車軟件補貼外,短途活也多了,一站地遠也有人打車,燃油費也少了,能不多賺嗎?”張師傅說,他春節後拉一名乘客,目的地也就三四百米遠,攬活的次數明顯增多,收入自然提高了;此外,空駛少了,燃油費用下降了不少,最近一個月收入應該在萬元以上,“在沈陽超過萬元的應該還有不少人。”
  打車軟件燒的錢從哪來?
  均接受過多輪投資
  2012年第1輪,
  300萬美元,
  金沙江創投
  2013年5月第2輪,1500萬美元,騰訊
  2013年12月第3輪,
  1億美元,中信產業基金領投
  2013年
  4月第1輪,
  數額不詳,有說400萬美元,也有說1000萬美元,阿裡巴巴投資
  2013年
  11月,
  據稱阿裡跟進投資近億美元
  2010年9月,最早的Uber模仿者易到用車上線,打車軟件被視為移動互聯網中商業模式最可期待的服務類應用程序之一。隨著資本不斷涌入,從2011年底到2012年初,市場上出現30多款功能近似的打車軟件讓人目不暇接。
  2013年,財大氣粗的BAT(百度、阿裡、騰訊)這三家中國互聯網大佬,為打車軟件之爭推波助瀾。去年底百度推出百度地圖打車,直接給打車用戶返話費。同時,在快的和支付寶推出“移動打車支付”模式後,嘀嘀打車與微信也宣佈結盟。
  2014年嘀嘀打車、快的打車等打車軟件,乾的第一件事還是燒錢,而各方的總投入都是數以億元計的。據《杭州日報》
  打車軟件如此血拼圖啥?
  現在搶用戶,未來搶數據
  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這場燒錢大戰目的在於培養用戶對自己打車軟件和支付手段的消費習慣,當雙方市場份額達到一定的穩定占比,且短時間內不出現翻盤的情況下,免費的大餐自然也就會結束。”
  有人士指出,有阿裡巴巴、騰訊兩大互聯網大佬在背後,此次“嘀嘀”和“快的”的競爭更像是一場代理人之間圍繞移動支付的較量。
  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同比增長707%,未來更是充滿了想象空間,它可以跟餐飲業、商業、金融業等更多的產業產生交集,支持線上、線下支付等多種應用場景。所以,對商家而言,只要鎖定了移動支付,就在很大程度上鎖定了用戶。再往深一步看,在大數據時代,每位消費者產生的支付數據更是價值不可估量。通過數據,一個人的消費習慣、消費半徑、消費能力將會清晰地展示在商家面前。如何獲取數據,如何分析運用數據,如何在龐大的數據中挖出真金白銀,將是未來商家研究的重點課題。
  網友
  @浮世草子先生:以前是居委會大媽掌握你的隱私:早上幾點出門,幾點回家,在哪兒工作,大概掙多少工資,媳婦是否敗家,生的兒子還是女兒,有沒有超生,誰幫忙看孩子……到了大數據時代,就是各種商業機構來關心你的這些問題了。
  @寧波微語:人們享受優惠便利的同時,也使自己越來越透明。
  @zcteamox:我們害怕的不是商家獲得這些信息,而是這些信息會被不當運用。這需要企業的自控,更需要政府管理和相關政策法規的完善。
  據新華
  ■質疑
  沈陽情人節1/4打車者去酒店?
  網友擔心打車軟件泄露隱私
  本報訊(華商晨報 華商響網記者 張林林)情人節晚上去酒店,你家人知道嗎?
  近日,一款打車軟件發佈《情人節打車報告》,統計出2月14日晚“叫車去酒店人數比例”的城市排行,前三名分別為:長沙、重慶、上海。
  我省沈陽和大連也上榜,其中沈陽每4名打車者中有一人將目的地設為酒店。
  國內某打車軟件發佈的《情人節打車報告》,其統計的時限為2月14日19點以後叫車目的地為酒店的比例。在總共313萬單叫車中,占比排名首位的是長沙,占比為48%,幾乎相當於每兩名打車者中,一人目的地是酒店。排名隨後的是重慶和上海,占比分別為35%和32%。緊隨其後的是杭州、北京、深圳、廣州、沈陽、成都和武漢。其中,沈陽占比為25%。大連排名23,去酒店的占比為8%。
  不少網友大呼上當。“悔不該打車,自己去哪了都被人看得一清二楚。”網友小夢調侃。
  更有網友擔心,自己在使用打車軟件時註冊的是真實姓名,萬一被泄露出去怎麼辦?
  也有網友對數字表示質疑,不太可能如此多的網友都去酒店。沈陽多位出租車師傅昨日也表示,情人節當日確有一些情侶坐他的車去酒店,但絕對沒那麼高的比例。
  對此,軟件方解釋:“我們不是炒作,也不是為了宣傳提高自己,而是根據消費數據統計出來的。”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發佈前他們也考慮到了會遭受質疑,特別是對隱私法方面的保護問題。
  “這種擔憂其實沒有必要。”工作人員說,打車軟件方面只是公佈了一個比例,並不涉及具體人數及打車人姓名、身份信息等。打車軟件是非實名登記,和快遞單和旅游住宿類的網站相比,其對隱私泄露的可能性非常小。
  該人士表示,去酒店並不一定是住宿,可能是吃飯,也可能是其他娛樂。其中,相當一部分人是將酒店作為地標叫車,實際去的地點可能是酒店旁的小餐館或者小區。  (原標題:嘀嘀打車補貼5元終止 重返10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hqkodsbfkh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